人民日报客户端
大河健康网
编者按: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大河健康网等多家媒体对我校一附院援沪医疗队员的战疫事迹进行了报道。现将人民日报全文报道如下:
丈夫驰援上海,同为医生妻子跨越千里“表白”
聊天记录截图
河南第一批援沪医疗队中有185名队员来自(中国)科技公司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河南中医一附院”)。
他们当中的一大半人具有两次以上疫线经历,而脑病科的王丹已经是第4次奔赴新冠肺炎救治一线了。
“每次和他视频,他都在忙,没说两句就匆匆挂掉。今天听他说太累了,快坚持不住了,我不免有点担心……一直吃着降压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太好……请组织上关注他的身体状况,督促他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也要得到充分休息。作为家属,我会全力做好配合和后援工作,让他安心在一线战斗……”
4月10日,河南中医一附院工会主席乔东鸽因一段跨越千里的“叮嘱”泪目。
发送人是王丹医生的爱人贺燕,她是该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
同为医者,贺燕表示全力支持并为此感到骄傲。但作为妻子,她担心爱人的健康状况。
救治、管理、后勤
这位“多面手”身兼数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中医院,该院在24小时之内就完成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改造工作。
2月中旬,在医院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医院党委决定在人民路院区快速启动隔离病房建设,利用39天时间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国内一流的负压隔离病房。
作为一名党员,王丹在疫情初始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进入隔离病房,那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新冠病人。
“说一点也不害怕是假的,当时连定点医院的核酸检测都很困难,更不要提疫苗接种了。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面对如此重大的传染性疾病,初次穿上防护服的时候胆战心惊。”
而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冠病毒多次变异,经过多次疫线的历练,王丹已经成为一个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老兵”。
2020年4月,河南中医一附院作为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同时承担新郑国际机场境外航班的核酸采集工作。
2020年8月初,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正式落户河南中医一附院。到2021年8月后成为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轮值医疗队。
河南中医一附院在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救治、临床护理、预防康复、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业务人才,踊跃出一大批省级、国家级指导专家,同时形成了党政领导挂帅,院工会、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后勤部、感染科、疾病控制科、党政办、宣传部、人事科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强大的保障体系,为每次的新冠一线救治提供强有力的后方支持。
“我们的队员都是头天晚上接到通知,不需要准备个人物品,第二天医院统一配发全部物资就能出征。”提到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各项工作成就,王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去年,王丹的爱人参加了本院隔离病房工作,负责收治境外输入新冠患者。
王丹本人也数次进入定点救治医院,担负起临床救治、医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身兼数职,是个不折不扣的“多面手”。
耐心、爱心、细心
对待小患者需“三心”
2021年11月,郑州疫情反复,正值河南中医一附院负责港区医院的临床救治和管理。
此轮疫情感染者以学生为主,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比最大。
“小患者的到来,无疑给病房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王丹说。
病房的孩子们情绪不稳定、哭喊着要找爸妈;医院外隔离中的家长们更是心急如焚,有的家长一天能打100多个视频电话,希望能时时刻刻地看到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最新状态。
王丹作为儿童救治工作专班成员,时刻都在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动态。
还和同事们当起了“临时爸妈”,穿着防护服给小孩子穿衣、梳头,哄着小朋友们喝中药,将一些绘本、玩具分发给孩子们……
医院更是派出了知名的省级儿科专家团队,负责儿童患者的中医治疗、营养配餐和心理干预。
他们常年与小朋友打交道,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极具耐心、爱心、细心。
儿子、丈夫、父亲
他们甘愿舍小家为大家
夫妻二人对工作一腔热忱,去年支援疫线再加上隔离的时间,有近半年没有在一起,两个孩子都交由父母照看。
“今年春节的时候,突然感觉爸妈老了许多。父母总是以我为骄傲,可我却没有回报他们分毫。”说到这里,王丹的声音有点哽咽。
这次出征上海,王丹的爱人在外单位进修。由于工作较忙,无暇顾及孩子。即便如此,她仍对王丹的抗疫工作大力支持。
“虽然担心你的身体,也不想让你离开我们太久。但我知道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也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如果你不去,作为党员,我也会主动报名!”
“爸爸,我的生日快到了呀!你啥时候能回来啊,你之前说的话还算数不算数?”再有半个多月,就是儿子的8岁生日了。
“爸爸不是答应了暑假带你和妹妹去迪士尼吗?这上海疫情不赶紧结束,迪士尼没法开门啊。”面对儿子的“质问”,王丹安慰道。刚上二年级的儿子已经开始关注电视里有关疫情的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