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志愿服务队伍
工作中的“大白”
做好“知识主播”全力保障教学
召开线上专题会议
学生的感谢信
本网讯(文/李蕊 图/外语学院)近日,又一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为在疫情时期做好同学们送餐保障,外语学院多名教师化身“大白”出征宿舍送餐,用爱心和奉献诠释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用双手和汗水为同学们筑起最温暖的后盾。
微光成炬。11月10号下午3点接到学校通知,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12人组成的先锋队伍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做好准备,5点准时入校开始工作。在第一批进校老师的带动下,第二批、第三批10余名志愿者陆续报名。“看到前方同事每日辛劳的照片,又心疼又着急。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能上!”这些挺身而出的师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常在,不负韶华,疫情当前,责无旁贷”的精神,虽然微光点点,也能汇集成炬,驱散疫情阴霾,重新照亮校园这方净土。
战“疫”为士。当天下午到校后,大家来不及卸行李,就冲进宿舍楼开始工作。一筐筐馒头、菜、汤都要依靠人力搬到宿舍楼高层进行分发。为了让同学们尽早吃上热饭,男女老师们都加入了搬运行列,实在累得走不动就趴楼梯上喘口气继续搬。因为要穿防护服,手套,脚套等,空气阻断较强,呼吸困难,每运送一趟,都是大汗淋漓,都需要坐下休息很久才能缓过来。直到深夜12点,老师们才清理完垃圾回到办公室,短暂休息几小时后继续第二天的送餐任务。每送完一次饭,老师们都会在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怎么协作更合理一点,怎样送得更快一点,下次到得更早一点。怕学生吃不饱,每次配送完,老师们都不忘在楼道里吆喝一遍“孩子们,谁不够吃说一声啊,老师再来送。”一顿顿热乎乎的饭菜背后,是河中医外语人及学校各部门人员相互协作、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以及用汗水浇筑的服务保障,更是老师对学生们浓浓的爱。
坚守“火线”。入校后,送餐老师们每天都是两万来步的运动量,每次脱完防护服都头发滴水、浑身湿透、嗓子沙哑、腰疼腿涨。负责搬运的老师胳膊累得抬不起来,后背也因剧烈的痛疼贴着厚厚的胶布。穿戴防护用品久了,有些人鼻翼,耳朵,皮肤,很多地方出现了过敏疼痛。还有老师因出汗过多,过度劳累,身体不适病倒。即便如此,老师们积极乐观,毫无怨言,都始终在坚守。“关键时候我们不能掉链子,我们是守护孩子们的后盾。”“看着班级群里的一声声‘谢谢老师!’‘今天的饭真好吃!’我们觉得一点都不累。”大家相互扶持、相互鼓劲加油,吃点药撑得住就继续冲锋陷阵。抗疫过程中,有太多的感动与温暖,有太多的坚守与付出,在默默守卫我们的学生们。老师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在疫情面前的执着与奉献,用责任与担当合力书写了师者的力量。
育人为师。驻守学校期间,教师们身兼数任:白天送餐、上网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稍有闲暇,还要撰书稿、做科研,一个都不能拉下。作为学业导师、研究生导师,通过电话、微信语音,让学生们排除顾虑,安心学习。听说新生没带厚衣服,把自己的衣服悄悄送去,告诉孩子们老师一直跟他们坚守在一起。实验室老师赶紧开工加装实验室空调,全力做好教学保障。退休党员老教师主动联系要为同学们捐献物资,表达一位老教师的师者情怀。疫情当前,外语学院的领导老师们勇毅前行,穿上防护服,他们是奋战一线的“大白”,脱下防护服,他们是“知识主播”。
坚守主责。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学院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科研等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带领全院教师认真开展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讨,鼓励老师们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将专业知识与抗疫精神结合,将思政引领的现场抗议实践结合到专业教书育人过程当中,用英语讲好河中医抗疫故事。此外,还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进高校课堂工作推进会、全体研究生会议等,做好师生思想引领,凝聚抗疫合力。
育人为师,战“疫”为士!河中医外语人一直在努力,不耽误责任区每一位同学用餐,不落下每一节课,不影响每一项工作!正是每一位外语人和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更有信心战胜疫情,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校园安宁!师者微光前行,束束汇集成炬! Stay with you!老师们一直都是你们的最“暖”后盾!
(编辑 赵会杰;审核 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