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球火体育 > 外媒报道 > 正文
外媒报道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光明日报客户端等丨尚和合:河南文化的精神物质与发展形态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日 消息来源: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农村版


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地之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来崇尚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整合、融合。可以说,“尚和合”是河南文化精神特质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文化观、道德观和生命观,是河南文化的具体发展形态,也是世界读懂河南并进而读懂中国的关键所在。

第一是“尚和合”的宇宙观。河南拥有安阳汤阴羑里城、周口淮阳太昊陵、周口鹿邑老子故里、商丘民权庄子故里、郑州圃田列子故里,是古代易学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发祥地。易学和道家哲学将宇宙理解为一个普遍联系、有机统一、整体和谐、日新不已的气化过程。宇宙内蕴阴阳两种力量,只有二者在交互中达成平衡、协调的整体关系时,才能生成化育万物。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却一气相通,因此能够突破彼此的有形边界,在相互感通中呈现出整体圆融、动态和谐的“和合”特征。人作为万物之一,不应走向占有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而应以参赞天地之化育、辅助天地生生之德为己任,通过守护宇宙“和合”的存在状态来彰显人作为“天地之心”的生命之光。

第二是“尚和合”的天下观。“推天道以明人事”是古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尚和合”的宇宙观促进了“尚和合”的天下观的形成。西周初年,周公通过土圭测影确定空间方位,河南嵩山因夏至时日影长度正好一尺五寸而成为“地中”,被认为是“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周礼·大司徒》)。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属于“天地之中”的嵩山地区遂成为王朝建都和官方祭祀的首选之地,中国(中土、中原、中州)也因此而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自此,“天下”呈现出以中国为中心的旋涡结构,四方之民在与中央华夏族的交互往来中,不断扩大华夏文明的影响范围,其最高理想即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大同。

第三是“尚和合”的文化观。“和合”是一种向内聚拢化合的共处模式,中华民族形成了向内收敛而非向外扩张、推崇文德而非追求武力、主张多元并存而非盲目排他的和合文化观。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留下的是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而非野蛮侵略和武力征服。产生于河南温县的陈氏太极拳,被学界认定为中华太极拳术的发源地。作为一种具有搏杀功能的武术形式,陈式太极拳却刚柔相济、以静制动,并以复归于无极(太极)作为习武者的最高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推崇阴阳中和的特质。位于登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儒家嵩阳书院、道教中岳庙和禅宗少林寺,完美诠释了河南三教并存、互融互通、崇尚和合的文化包容性。

第四是“尚和合”的道德观。在河南方言里,具有行、好、合适、恰当等含义的“中”字,是既平常又深刻的语言活化石,与古代哲学强调中道、崇尚和合的道德观密不可分。《尚书·大禹谟》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尧舜禹口耳相传的圣人心法,被誉为儒家“十六字心传”,指出了超越“人心”、保持“道心”的关键在于执守“中”。那么什么是“中”呢?《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是情绪未发之前平衡的、和谐的心灵状态,而当情绪表达出来时,则要合乎节度,从而使其在动态变化中保持住平衡和谐的境界。总之,保持中庸、中和的“道心”,谨防偏离中道、情绪失节的“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追求。

第五是“尚和合”的生命观。河南是中医学的重要发祥地,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黄帝、被誉为医中圣人的张仲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张从正,是河南著名医家的杰出代表,对崇尚和合的生命观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学以“中和”为方法论和价值原则,认为人体生命是四时五方之气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体健康也受到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脏腑平衡、情绪平和、形神相守、天人合一、人我融洽,才能达成阴平阳秘、阴阳自和。中医学把气脉均匀的健康之人称作“平人”,只有“平人”能够和合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使生命保持在平衡、中和的最佳状态。

汇聚东西南北,融通古今中外,和合天地人物,静赏春夏秋冬。河南以她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向世人呈现出她悠久而又富有生机的和合文化精神。在这片普遍说“中”的地方,我们发现了老家河南的精神气韵,也解开了中华文明何以生生不息的终极秘密,正如《周易·乾·彖传》所言:“保合太和,乃利贞。”(作者刘继刚、魏孟飞,系(中国)科技公司中医药强省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