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上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我校与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莅临会议,并应邀作客我校“百家论坛”,他以“中医药时代需求与基础理论发展”为题作了学术讲座,来自全国各中医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同行及我校基础医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200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
张伯礼院士首先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导致慢性病占疾病负担比例越来越大,全球性医疗费用危机挑战当代医学发展模式,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医改问题,“中国式办法”离不开中医药等方面提出中医药的发展是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世界医改离不开中医药。其次通过梳理近十五年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规划、中医药研究平台及技术发展、中医药相关SCI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中药国际化进展、中药工业总产值发展、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夯实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讲述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展,并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分析了建国60年来中医药研究重大成果,总结了中医药理论发展的规律:面向时代需求、源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医药理论研究的四点建议:一是中医理论要理论自信,自觉应用,要增强中医药在卫生保健中的贡献;二是中医理论要在实践中发展升华,要从临床的实践中、从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中,提炼中医诊疗规律,升华中医理论;三是要善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和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两大基石;四是要通过研究,建立标准,实现中医理论的自立自强。并指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对中医药学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至关重要!
张伯礼院士的精彩报告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对于鼓励我校师生树立勇于担当、学术自信、继承创新的中医药实践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伯礼,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科技部“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专家组长,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委兼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药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同时担任《天津中医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环球中医药》、《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20余种国内外期刊的主编、编委。多年来承担国家“七五”至“十五”重大攻关等项目40余项,完成三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连续3次获得“973”计划滚动资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培养出站博士后、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20余名。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荣誉。主持和参加起草了全国《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等文件;提出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理念,搭建了技术平台,研制了系列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主持改造中成药30余个,新增年产值30亿元,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主持建立了“中药注射剂产学研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学研联盟”等转化医学机构,取得了突出社会经济效益;开拓了中医工程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医工程研究所,开展了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基础医学院)
张伯礼院士在讲解中